张景副教授
张景(1985-),男,河南唐河人,201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,获得中国哲学博士学位,现为江苏师范大学哲学范式研究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主要从事中国哲学、先秦道家哲学研究。先后在中华书局、人民出版社、上海三联书店等出版社出版著作18部。在《光明日报》《中国哲学史》《伦理学研究》等报刊发表论文30多篇。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,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,徐州市社科基金项目1项等。主要承担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《中国哲学原著选读》《宗教学》《先秦哲学专题》等本科课程,《先秦政治哲学专题研究》《中国现代哲学专题研究》等研究生课程。
项目:
1.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:范蠡思想研究及其史料汇编与疏义(24YJC720016)
2.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:惠施资料整理与研究(2021SJA1061)
3.徐州市社会科学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”专项课题: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(20XSZX-Z012)
著作:
1.《道德经(冯唐插画版)》(第一作者),中华书局,2024
2.《你真能读明白的庄子》(独作),中华书局,2023
3.《全本全注全译丛书:<孝经><忠经>》(第一作者),中华书局,2022
4.《全本全注全译丛书:<素书>》(第一作者),中华书局,2022
5.《全本全注全译丛书:<道德经>》(第一作者),中华书局,2021
6.《全本全注全译丛书:<了凡四训>》(第一作者),中华书局,2021
7.《哲学简论》(参编),人民出版社,2020
8.《诸子锦言录》(参编),中华书局,2020
9.《了凡四训》(第一作者),中华书局,2020
10.《全本全注全译丛书:<黄帝四经><尸子><关尹子>》(第一作者),中华书局,2020
11.《庄子新解》(独作),人民出版社,2019
12.《<金刚经><心经>译注与解析》(第一作者),岳麓书社,2017
13.《韩非子译注》(第二作者),北京联合出版社,2015
14.《语文新课标丛书:<孙子兵法>》(独作)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5
15.《论语译注与解析》(第二作者),岳麓书社,2014
16.《全本全注全译丛书:<抱朴子外篇>》(第二作者),中华书局,2013
17.《韩非子译注》(第二作者),上海三联书店,2014
18.《南华真经精义》(第二作者),宗教出版社,2012
论文:
1.《“人不知而不愠”正解》(独作),《语文教学与研究》,2024,8
2.《论庄子形神分合思想》(独作),《阜阳师范大学学报》,2024,3
3.《论自然礼、人为礼及礼的起源》(第一作者),《山东社会科学》(CSSCI),2024,6
4.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“魂”与“根”关系刍议——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探索》(独作),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》,2024
5.《阿房宫命名缘由考》(独作),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》,2024
6.《关于<庄子·人间世>的几个疑难问题》(独作),《先秦文学与文化》,2024,十四辑
7.《体用关系视域下的庄子“坐忘”思想新诠》(独作),《商丘师范学院学报》,2023,10
8.《论老子君民兼愚的“愚人主义”》(第一作者),《湖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23,4
9.《回归孔子思想,避免过仁虚谈》(独作),《湖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22,5
10.《论庄子思想的三个层次:从哲学认知、艺术重塑到空净境界》(第一作者),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21,5
11.《生存欲望是一切善恶之源——对中国古代善恶之源论争的反思》(第一作者),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21,5
12.《论老子孔子“仁”的同异》(第一作者),《伦理学研究》(CSSCI),2021,1
13.《老子“宠辱若惊”新解》(独作),《光明日报》,2020,7,18
14.《庄惠同游濠梁缘由新探》(独作),《湖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20,1
15.《论中国古代人性论争的症结所在》(独作),《湖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9,3
16.《先秦道家礼法关系认识的嬗变》(第二作者),《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(CSSCI),2019,2
17.《论出土道家文献与老庄道、气和合生物思想的一致性》(第一作者),《中国四库学》,中华书局,2018
18.《论庄子“三遣法”》(第一作者),《商丘师范学院学报》,2018,5
19.《全真教对老庄言意思想的继承与发挥》(第一作者),《道教修炼与科仪的文学体验(香港浸会大学会议论文集)》,凤凰出版社,2018
20.《老庄仁义观新论》(第一作者),《宏德学刊》(CSSCI集刊),2017,秋季号
21.《庄子“鼓盆而歌”新解》(独作)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17,6,27
22.《世人无用与神人无用——论庄子“无用”的两个层次》(独作),《中国哲学史》(CSSCI),2017,1
23.《重生思想与乐死世界——谈庄子双重生存世界对其生死观的影响》(第一作者),《第三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7 ,11
24.《庄子提倡的“无用”为否定之否定的产物》(第二作者),《第三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7 ,11
25.《三世诸佛,被我一口吞尽》(第一作者),《慧思大师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7 ,3
26.《庄子“交一臂而失之”正解》(第一作者),《青城山道教学术研究前沿问题国际论坛文集》,巴蜀书社 ,2016
27.《夷齐盗跖俱亡羊》(独作),《光明日报》,2015,10,19
28.《关于<庄子·养生主>的几个疑难问题》(独作),《湖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5,5
29.《庄子心、性思想研究》(第二作者),《船山学刊》,2015,3
30.《理学“十六字心传”应源于道家》(独作)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15,5,18
31.《论庄子的无情理论与多情性格》(第二作者),《湖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5,1
32.《庄子“鼓盆而歌”与楚文化无涉》(第二作者),《中原文化研究》,2014,3
33.《论<南华真经>礼学思想》(第二作者),《湖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,2014,1
34.《再论<木实繁>是最早七言诗》(独作)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14,5,26
35.《论庄子递进、循环思想的正确性》(第一作者)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(CSSCI),2014,1
36.《<庄子>“之”证明庄子非楚人》(第二作者),《光明日报》,2014,2,11
37.《<木实繁>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》(独作)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,2013,11,22
38.《关于<逍遥游>的几个疑难问题》(第一作者),《中国哲学史》(CSSCI),2013,2
39.《论“阳生阴杀”哲学理论与“刑措”政治理想的矛盾》(独作),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》,2012,5